2025年7月30日,《硫酸法钛白粉联产法工艺清洁生产技术规范》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技术规范》)编制工作讨论会在北京成功召开。标准牵头起草单位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与中国涂料工业协会,以及标准归口单位全国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579)和标准参编单位代表出席了会议。
中国涂料工业协会秘书长刘杰在开场致辞中强调了制定《技术规范》的重要性。刘杰表示,这一标准将为硫酸法钛白粉联产法工艺提供明确的认定要求,有助于鼓励行业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实践。他指出,标准的出台将为项目审批和核查提供依据,帮助各省发改委和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解决符合要求的硫酸法钛白粉项目审批中的关键卡点,促进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实现转型升级和绿色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政策研究室主任李晓亮在会上详细介绍了标准制定的背景、意义和主要内容结构。李晓亮指出,《技术规范》的制定:一是落实国家产业政策的重要配套支撑。《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已将采用联产法工艺的硫酸法钛白粉从限制类目录中剔除,表明国家鼓励和支持联产法工艺的发展,因此,亟需联产法工艺明确细化的标准,帮助政府部门在项目审批、监管时有更清晰的依据,让符合清洁生产要求的硫酸法钛白粉联产企业能够顺利发展,确保国家产业政策得到有效落地,规范行业秩序;二是促进钛白粉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技术规范》从生产工艺与装备、资源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废弃物综合利用等多方面提出严格要求,引导和督促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推动企业节能减排,提升资源综合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延长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助力行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三是为钛白粉行业企业争取更多更有力的支持政策奠定基础。通过制定更明确、更具操作性的联产法及清洁生产标准,为行业绿色金融、绿色贸易、差别化环境监管和准入提供有力支撑。对符合标准的企业,在申请美丽中国项目库资金支持、参与绿色贸易、享受差别化环境政策时,将更具优势,从而为行业发展争取到更多的政策红利,推动整个钛白粉行业不断向前发展。
会议期间,全体参会代表围绕标准的术语定义、各项技术指标、限值要求以及适用范围等,对《技术规范》标准文本草案及编制说明展开了热烈讨论,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大家一致认为,标准草案内容全面、结构合理,符合当前行业联产法及清洁生产的实际需求。同时,部分代表也针对具体指标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提出了修改建议,希望进一步完善标准内容,使其更具可操作性和前瞻性。同时讨论了标准编制工作的下一步计划和安排。
中国涂料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兼钛白粉行业分会秘书长齐祥昭在会议总结中,认为会议达到了预期目的,为标准的进一步修改完善奠定了良好基础。齐祥昭表示,编制组将对标准文本草案进行修改完善,尽快形成征求意见稿,并广泛听取行业企业、专家和国家管理部门的意见,确保标准的科学性、适用性和权威性,按照计划进度高质量完成标准制定任务,争取尽早发布实施,为钛白粉行业的绿色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本次讨论会在热烈而务实的氛围中圆满结束。与会代表纷纷表示,将积极支持和参与后续的标准编制工作,共同推动《技术规范》国家标准的顺利出台,助力我国钛白粉行业实现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行业环境政策研究室、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及清洁生产研究所、四川省钒钛钢铁产业协会,以及龙佰集团、中核钛白、攀钢钒钛、山东金海、山东东佳、广西金茂、广东惠云、东华科技、贵州胜威、江苏镇江、攀枝花兴中钛业、内蒙古大地云天、成都千砺金、西昌钒钛新材料等参编单位和中国涂料工业协会相关人员出席了会议。